- ·上一篇新闻:我们的办公室
- ·下一篇新闻:广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规划
大路如歌惠民生——走河池公路、看河池变化纪实
大路如歌惠民生
“二级公路开通了以后,我们这里的水果销路比以前好多了。现在我家果园已经扩种到20多亩,一年仅种果收入就有4万到5万块钱,家里的经济收入比以前翻了将近一番,我们的生活离小康社会越来越近了!”南丹县车河镇八步村种植椪柑多年的村民王永现,谈起2001年210国道南丹六寨至河池水任二级公路建成开通后,交通便利给家里带来的实惠时笑得裂开了嘴。
河池是一片山的国度。它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南缘,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要地,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革命战争年代,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民众浴血奋战,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河池南丹,有钱难返”、“河池都安,山外是山;要想走路,腾云驾雾。”这是以前民间广泛流传着形容河池交通不便的几句顺口溜。“十一五”以来,河池公路建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勤劳勇敢的河池公路人,开山劈岭,铺路架桥,用无畏和艰辛演绎着愚公移山的故事,把一条条犹如彩带般的公路镶嵌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为促进老区经济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6年以来,河池公路管理局负责建设管理的路网工程项目13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9个,先后建设完成二级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一条路,致富千万家。时下,在河池,像王永观这样在家门口坐享公路修通后带来的“红利”实惠而发家致富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公路通了,城乡近了;脑筋活了,门路广了;收入多了,面貌变了”,这是河池大地上公路沿线广大群众的真切感受。
让我们先把视线移向革命老区东兰、凤山、巴马三县。2005年,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完成后,老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坡纳村村民黄秀美就瞄准凤山至巴马二级公路开通后带动长寿旅游产业发展的商机,利用住房靠近公路的地利,在自家开起了一家旅游特产店。“以前交通不便,村里人出趟远门都难,更不用说外面的人进来旅游了,地里种出的粮食和其他作物也值不了几个钱,生活就靠打零工、种苞谷种红薯维持。但是现在不同了,路的开通带来了旅游项目的投资,紧接着游客接踵而至,村里很多人都投入了旅游服务行业。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一年算起来收入几万块应该有。” 黄秀美高兴地说。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后,巴马的公路四通八达,巴马的旅游业也乘着交通便利的东风突飞猛进。巴马长寿养生文化旅游已被列为广西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长寿老人是巴马发展休闲养生度假游的一块“金招牌”,也是一棵“摇钱树”,闻名于世的“巴盘屯”,村里515人中,百岁老人就有七人,是联合国评定寿乡标准的200倍,人们称这里为“长寿圣殿”。2002年,巴马县工业产值17151万元、农业产值29148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178.22元,至2011年,这几项指标分别增大为183695万元、49673万元、3588.05元。在变化最大的旅游产业方面,2006年该县接待游客12.21万人次,社会收入1510万元,旅游外汇收入12.88万美元;2011年接待游客176.41万人次,社会收入13.38亿元,旅游外汇收入497.67万美元。
沿着长寿之河——盘阳河上行,就是“长寿之源”凤山县。袍里乡坡心村村民黄甫杰的家就住在三门海景区入口旁,每天他除了为到三门海景区观光的游客摆渡小游船之外,还要照顾家里的生意,专门为“候鸟人”服务(“候鸟人”就是像候鸟一样按照时节变化来到景区休闲养生的旅行者),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大钱。“2007年以后,来到景区的候鸟人和临时游客越来越多,我贷款盖了现在这栋楼,房间增加到了六十多间,但还是感觉房间不够租给游客们居住。”“这里路搞好以后就慢慢有人过来旅游了,现在网络也很发达,一传十十传百,路好了就方便——如果以后能有一条高速路过来,那我们这里发展就更快啦。”已经尝到致富甜头的黄甫杰满怀期待地说。
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凤山,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这些旅游资源越来越被外界所了解,游客越来越多。二级公路的开通,还带来了凤山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特色农业异军突起,核桃、八角、杉木、油茶、油桐、板栗等林产品闻名遐迩,林下经济效益显著。据统计,2002年凤山县工业总产值10002万元、农业总产值267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7元、旅游综合收入673万元,至2011年,这几项指标分别增大为81082万元、75403万元、3540元、55003万元。
离开东巴凤,我们沿着210国道南行进入被世人称为“石山王国”的都安瑶族自治县,继续感受公路发展带来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以前有些地方还没有村庄,现在公路开通以后,有很多人从峒场里面来到我们二级路边,建房子开饭店之类都有,所以说路好以后,附近的群众生活也好起来了。”已经当了20多年养路工的都安公路局大兴养护站站长石忠灵深有体会地说。
大兴乡国隆村六谷屯村民韦善堂的家就在公路旁,站在他家楼上望过去,就可以看到210国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他说,过去路不通,住在峒场里,没有什么收入,家庭很贫困,2004年210国道都安段建成通车后,他搬到路边建房落户,生活一下子就变了样。“过去养头猪要从峒场里抬出来,那多不方便。现在来到路边住了,我小孩都买车做生意,搞运输了。”
富了一人不算啥,富了一片顶呱呱。大兴乡弄模村九香异地扶贫安置点就是富起来的一片。九香移民新村60多户村民以前祖祖辈辈都住在大山深弄,不通公路,出村得步行一个半小时,人畜饮水全靠集雨,居住全是阴冷潮湿的瓦房、茅草房。为让山弄里的瑶族同胞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都安县依托交通要道,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国道210线河池水任至都安二级公路旁建起了现在的新村。“二级路开通了之后呢,我们这里的产业,比如说黑山羊、瑶药、竹藤草芒编织等都销到了全国各地。”村党支部副书记蒙照规介绍说。
都安县是典型的贫困山区农业县。到2011年,贫困人口32.27万人。近年来,该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先后建成了河池水任至都安二级公路、都安至环江二级公路,忻城至大化二级公路都安段即将完成建设任务,这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1年,全县编织业总产值1.7亿元,增长54.76%;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5.76万人次,劳务收入近20亿元。
…………
踏平坎坷成大道。路是一部历史,书写着老区崛起的曲折与辉煌;路是一把琴弦,弹响着社会发展的变奏与和谐。2004年河池市地区生产总值171.21亿元、财政收入20.02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7元,至2012年,这几项指标分别增大为497亿元、44.56亿元、4647元。
“十二五”期间,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心将向桂西地区转移,河池将迎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沟通云贵、通达桂林柳州南宁百色、连接重要景区和产业园区的公路通道将实现多元化和高等级化,加上广西未来几年重点打造的柳州、来宾、河池经济区域一体化战略格局,届时,河池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公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将显著增强。
正如河池公路管理局唐祥明局长所说的: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创造和谐,谋求发展,是河池公路的永远追求!“十二五”期间,该局将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强大动力,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公路建设、路政管理、征费管理,按照“五位一体”要求,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公路事业实现新的跨越,为建设美丽广西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