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单位简介 | 机构设置 | 领导之窗 | 资质荣誉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栏目 | 政务动态 | 政策法规 | 疑难解答 | 发展规划 |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 | 精神文明
公路新闻 | 图片新闻 | 公路视点 | 公路图片展示
行政审批事项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其他许可通告
出行服务信息 | 路况通告 | 路况查询
收费站专栏 | 扶贫领域专栏
政务咨询 | 调查征集 | 投诉举报 | 互动访谈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政务公开发展规划

广西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0-12-15 10:34:15

第一章十五回顾与评价

十五期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交通行业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完善西南出海通道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快以公路、水路为重点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通行保障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出海通道的建设,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

第一节  发展成就

一、基础设施建设

固定资产投入持续、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全区公路水路交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81亿元,为九五1.73倍。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84.8亿元,为九五1.74倍,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37亿元,为九五1.79倍;水运建设完成投资37.9亿元,为九五1.46倍。在扩大投资规模和加快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多条腿走路、多轮子滚动,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以及由区内外企业投资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达19个,项目总投资约436亿元,引进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其他资金约330亿元,其中利用外资6.897亿美元。

(一)公路建设

 十五期间,实现了西南公路出海通道广西境内路段以及边境公路全面通车,东巴凤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圆满完成,沿海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进一步增加,公路网络日益完善,路网技术等级不断提高。全区新增公路里程84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26公里、一级公路96公里、二级公路2265公里,平均年新增公路里程1682公里。到2005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6200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11公里,一级公路546公里,二级公路6299公里,三级公路5813公里,四级公路36977公里,等外公路10957公里。特别是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是全国第一个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公路密度由九五期末的22.3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上升到十五末的26.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825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3.3%。新增34个县通二级公路,全区81个县中除田林、西林、隆林、昭平四个县未通二级公路外,通二级公路的县达77个,占95.06%。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比率分别达到75.2%和90.9%。十五期间,全区新增各类站场50个,其中新增汽车客运站44座,汽车货运站6座,全区公路运输站场达到382个,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完成所有县以上客运站的改造或新建,群众的乘车条件和乘车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二)沿海港口建设

十五期间,新建沿海港口泊位13个,新增吞吐能力864万吨。其中新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7个,新增吞吐能力726万吨。至十五末,沿海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3456万吨,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6个。

(三)内河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期间,完成了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乐滩至石龙三江口、柳黔江等航道整治工程,实现了南宁至广州千吨级航道全线贯通。到十五期末,全区内河航道里程达到5591公里,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264万吨,五年新增等级航道里程460公里、港口泊位27个、吞吐能力277万吨。

二、运输装备和运输服务

十五期间,我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运输结构不断优化,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一)运输装备。

公路运输方面,中高档客运车辆发展迅速,直达快班和专线车、旅游车全面发展。到2005年底,全区拥有营运汽车15.66万辆,其中营运客车3.69万辆,营运货车11.97万辆,比九五期末增加了22.5%5.6%;开通客运线路5005条,年平均日发班次达6.16万辆次。公路运输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快,运输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水路运输方面,到2005年底,全区运输船舶达到8317艘、204.3万载重吨、89716客位,五年运力增加116.1万载重吨,增长131.63%。货运船舶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平均载重吨从135.05载重吨/艘增长到337.97载重吨/艘。专业化运输船舶发展迅速,液货危险品船从29艘、0.85万载重吨发展到108艘、6.18万载重吨;集装箱船从无到有,发展到67艘、5.58万载重吨、2851标准箱位。

(二)运输结构

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在全区综合运输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全区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达到4.87亿人、438.77亿人公里、2.79亿吨、258.43亿吨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长23.95%26.10%18.49%23.39%;全社会完成水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达到883万人、2.58亿人公里、4642万吨、172.74亿吨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长15.27%1.54%1.43倍、1.27。全社会公路水路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占综合运输总量的比重分别为95.07% 77.23%79.86%35.74%

(三)运输效率

 十五期间我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效率不断提高。

公路运输方面。五年全社会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累计分别完成21.83亿人、1971.53亿人公里、12.59亿吨、1141.76亿吨公里,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38%4.75%3.45%4.29%。客运平均运距为90.30公里,比九五期间延长8.16公里;货运平均运距为90.67公里,比九五期间延长10.63公里

水路运输方面。十五期末,全区拥有船舶运力204.3万净载重吨,完成货运量4642万吨,运力与运量的比值为122.73,比九五期末提高4.99个百分点。全区港口通过能力为6720万吨,其中沿海港口3456万吨,内河港口3264万吨。通过能力与吞吐量的比值分别为11.0211.0610.98,分别比九五期末提高 78.919.6106个百分点。

(四) 监管服务

十五期间,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形势需要,着力加强行业监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依法行政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二是实行了行政许可一个窗口对外服务,提高了行政许可办事效率;三是依法加强监管,全面清理整顿公路水路营运市场,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专项行动,强化对运输船舶的动态监管;四是理顺港口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港口行政管理体系,港口行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五是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所有三级以上汽车客运企业完成了安全管理系统的安装,安装使用GPS或汽车行车记录仪的营运车辆均超过了8000辆,建成了货运配载信息系统等一系列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六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集体、文明示范窗口活动,推动了系统队伍建设,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交通系统行政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养护管理

公路方面。十五期末,全区路线平均好路率为77.67%,差路率为0.26%;国省干线平均好路率为83.96%,差路率为0.08%。县乡公路路况保持稳步提高,重保路线好路率达到82.04%,超计划7.04个百分点,一般县道好路率达到62.76%,超计划4.76个百分点,乡道晴雨通车率达到98.07%,超计划3.07个百分点。通乡等外路改造工程和通乡油路工程的完成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小项目工程合格率达100%

航道方面。十五期末,全区内河航道养护里程5591公里,设标里程1838公里,设标数量2622座,其中发光里程达1166公里,发光标志2133座;干线航道设计水位以上通航保证率、标志及标灯维护正常率分别达98.84%,99.96%和99.84%。

四、行业建设

    十五期间,全区交通科技投入总经费约14000万元,重点加强了公路水路工程关键技术、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交通安全技术等的开发、研究和应用。

十五期间,共选送10名中青年干部到国外学习深造,选送36名专业技术骨干、91名基层专业技术骨干到高等院校脱产攻读硕士、学士学位,选送1392 名专业技术干部参加交通部支持西部地区干部培训班学习,81458人次参加了岗位培训,年培训率达39%

十五期间,对交通行政许可项目、行政收费项目等进行全面清理,组织制定了本级实施的34项交通行政许可项目的办理程序,建立了自治区交通行政许可听证、招标投标、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相关配套制度;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完成交通系统四五普法任务;大力做好治超宣传信息工作,开通广西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电煤运输和甘蔗运输通道,治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第二节 基本经验

十五期间是我区公路水运交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将为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十五时期的发展,主要有七个方面的经验:

一、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区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紧紧围绕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重点,不断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快建设等新形势的要求,全力推动交通建设。实践证明,这是加快公路水路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经济建设、交通先行。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公路水运建设项目,十五期间自治区先后提出了县县通二级公路,加快边境地区、东巴凤革命老区以及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决策,并制订了优惠政策;自治区发改、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以及沿线地方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交通建设营造了氛围和环境,创造了条件和便利。实践证明,这是加快公路水路建设的重要理念。

三、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谋划。在重点抓好国道主干线、西部通道等公路主骨架,红水河、右江水运主通道和防城港、贵港港主枢纽港口建设的同时,把路网改造、发展农村交通摆到突出位置,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做到重点工程和农村交通两头抓、两手硬,努力实现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这是加快公路水路建设的根本考量。

四、坚持调查研究,规划先导十五期间,在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论证的工作基础上,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网规划修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公路规划》、《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站场总体布局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规划的龙头作用。实践证明,这是加快公路水路建设的指导方法。

五、坚持项目载体、滚动实施十五期间,我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建设规律,以项目为载体,加大了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比较好地储备了一批项目,保证了交通建设项目持续不断。实践证明,这是加快公路水路建设的基础保证。

六、坚持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十五期间,我区按照市场化的趋向,在继续争取国家、自治区财政政策性资金投入,运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以及以电促航、航电结合、滚动发展的内河航运建设模式基础上,大胆走向市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转让现有高速公路的经营权、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采用BOT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纳了一批社会和民间资金参与交通建设。实践证明,这是加快公路水路建设的必由之路。

七、坚持廉政建设、文明建设。要实现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使交通发展始终保持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实践证明,这是加快公路水路建设的制度保障。

 第三节  存在问题

虽然十五我区公路水路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区作为西南出海通道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总体上交通仍然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基础设施总体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公路整体技术等级较低,结构布局不够合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乘车难、运货难的问题仍较突出;主枢纽港口和部分港口的吞吐能力无法满足吞吐量快速增长的需要;内河港口技术装备不足;航道等级偏低,碍航闸坝多;农村小港码头建设、乡镇客圩渡船改造工程滞后。

二、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在综合运输方面,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运输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运输装备的发展以及运输经营管理都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在运输方式内部,公路虽然加快了主骨架的建设,但广大农村公路交通条件仍然比较落后,全区仍有许多行政村不通公路;路网结构仍不够合理,高等级公路总量偏少;沿海港口缺乏大型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水路货运发展不平衡;运力结构不合理,各种先进、高档车辆比重偏低。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交通运输结构性矛盾日显突出。

三、建设资金和要素资源供应难度日趋加大。交通规费征收总量不多,债务负担沉重,还贷压力大;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总体滞后,缺乏大规模筹措资金的有效渠道和平台,建设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因素。另外,今后交通建设在土地征用和环保审批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将更加严格。

四、管理体制改革亟待深化。体制改革还不够深入,交通系统政企不分的情况依然存在;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总体水平不高;一些运输行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尚未彻底打破。

五、交通领域反腐倡廉任务依然艰巨。

 

第二章  十一五形势和任务

第一节  发展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要取得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同样,也是我区公路水运交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新的发展形势对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需要公路水路交通的加快发展。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预计十一五期间GDP增长将达到10%左右。随着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格局形成,都将极大刺激物流、人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转移,客观上要求公路水路交通必须加快发展。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需要公路水路交通的有效支撑。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深入推进,以及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两廊一圈建设,我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带动省际间、国际间人员交流增加、进出口物资的快速增长。要充分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把广西建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形成东靠西联,北上南下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须要公路水路交通的有效支撑。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公路水路交通的协调发展。农村公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区农村公路的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但总体水平仍比较低,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统筹公路水路交通的发展,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改善农村交通运输状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公路水路交通的有力支持。我区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交通是促进城镇化合理布局的重要基础。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将直接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人口聚集带动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增强,城镇消费群体扩大,将引起大量人员、物资的交流。交通发展要适应城际间、城乡间、乡村间人流、物流快速增加的需要,必须要加快城镇道路建设,加强城际间快速交通网络建设。

(五)群众交通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公路水路交通的加快完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和乡村居民对的需求更加迫切,个性化出行成为新趋势,交通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出行人数和频率不断增加。特别是汽车消费增长迅猛,自驾车出行日益多样性,要求公路交通设施不断增加和改善。农村居民对适宜农村运输的小型货车、普通客车需求也大幅度增加,要求加快发展农村客货运输服务,实现农村客运网络化和货运便利化。

(六)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公路水路交通的统筹发展。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通过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和综合利用,实现在各种运输方式的有序竞争,努力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效益。加大对内河投入,加快内河航运发展,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统筹公路与水路发展,在运输通道、综合枢纽和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方面协调发展,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七)维护国防安全,需要公路水路交通的坚强保障。交通是国防安全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不确定和不安全因素,必须面对新时期出现的非传统安全威胁,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武装冲突事件,捍卫祖国统一与和平安全。国防安全要求建设灵活、可靠、快捷、发达的公路水路交通网络,为国家安全提供有效的交通保障。

(八)发展安全交通,需要公路水路交通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安全交通是交通发展的永恒课题。必须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提高公路设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减少和降低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必须建立现代化的水上安全监管预控体系,创造安全畅通的水上运输环境和秩序,从源头上遏制并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的交通应急反应机制,提高交通部门应对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突发疫病等影响公众安全的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第二节  公路水路运量和交通量预测

一、公路客货运输量预测

通过专业预测和综合分析,十一五2020年全区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预测结果见下表:

全区公路客货运输量预测表

 

单位

2005

2010

2020年远景

客运量

万人

48700

62386

78916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438.77

594.94

896.18

货运量

万吨

27900

36798

57959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258.43

350.46

548.97

预测结果表明:十一五期全区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08%、6.28%、5.69%、6.28%。

二、水路客货运输量预测

    水路运输需求主要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相关,采用三次指数模型预测,十一五2020年全区水路客货运输量预测结果如下表:

全区水路客货运输量预测表

 

计算单位

2005

2010

2020年远景

客运量

万人

883

962

1124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2.58

2.95

4.12

货运量

万吨

4642

8298

18797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172.74

274.28

571.89

预测结果表明,十一五期全区水运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3%、2.71%、12.31%、9.69%。从发展形势看,全区水运客运发展保持低幅增长,但货运发展较为迅速,年平均增长速度突破10个百分点。

三、港口吞吐量预测

全区水运交通流向主要分为沿海港口外向流和内河航道内向流两部分。沿海水运流量集中在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港口。内河水运流向集中在贵港港、南宁港、梧州港、柳州港等几个重要港口。

十一五期全区沿海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内河贵港港和梧州港的吞吐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其它内河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总体将保持平稳增长状态。主要港口预测结果如下表:

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表     单位:万吨

 

 

预测结果表明,十一五期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平均增长16.63%,沿海年均增长24.40%,其中防城港17.22%,北海港34.84%,钦州港36.39%;内河年均增长7%,其中贵港港9.8%,梧州港8.3%

四、交通量预测

(一)公路客运交通量

根据全区国、省道近几年的观测统计资料,公路网中客车的车辆换算系数取1.32,单位载客人数为11.25,分析计算客运发生(吸引)量预测结果如下表:

 

 

 全区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发生(吸引)量表

   

2005

2010

2020

公路客运量(万人/年)

48700

62386

78916

公路客运交通量(标准小汽车/)

156552

213430

395630

(二)公路货运交通量

根据流量观测统计资料,全区目前的货运车辆车型换算系数为1.48,单位载货2.65吨。随着交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兴起,公路货运效率将有较大的提高,单位载客吨数将不断增加。分析计算公路货运发生(吸引)量预测结果如下表:

全区公路货运量和货运发生(吸引)量表

 

2005

2010

2020

公路货运量(万吨/年)

27900

36798

57959

公路货运交通量(标准小汽车/)

426901

517278

765937

(三)公路交通总量

公路交通总量由公路客运交通量和公路货运交通量组成。全区公路交通总量预测结果如下表:

  全区公路交通总量预测结果表  单位:辆/

 

2005

2010

2020

公路客运交通量

156552

213430

395630

公路货运交通量

426901

517278

765937

公路交通总量

583453

730708

1161567

预测结果表明,十一五期全区公路客运交通量年平均增长6.39%,公路货运交通量年平均增长3.91%,公路交通总量年平均增长4.6%


第三章  十一五目标与重点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我区经济发展由艰难爬坡向经济起飞的重要转变机遇期,围绕西南出海大通道发挥作用、加快建设连接东盟国际大通道和扎实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交通建设发展总体目标,着眼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构建和谐交通为主线,为建设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保障。

第二节  发展目标

2010年,公路水路基础设施通行能力显著增强,网络结构合理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大为增强,初步建立起能力充分、组织协调、运行高效、管理上乘、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公路水路运输网络,与其他运输方式统筹协调,共同构筑全区布局协调、运行顺畅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

一、基础设施建设

(一)公路

十一五期间,全区将新增公路里程约18000公里,其中高速公里超过1600公里,一级公路67公里,二级公路5600公里。到2010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将达到80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一级公路617公里,二级公路12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比十五末翻一番,二级以上公路占总里程的比例接近20%,公路密度达到33.8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14个地级市行政中心全部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与周边国家及各省将建成45条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通道,其中与相邻各省(国家)至少有一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与越南相接壤的每个县至少有一条二级以上公路通道。17条与广东联接的二级以上公路通道基本建成。

新增公路运输站场480个(含乡镇站约400个),全区公路运输站场达到862个。到十一五末,全区公路运输站场年均日旅客发送能力125.73万人次,货运年换算吞吐能力2015万吨。

(二)沿海港口

规划十一五期间,沿海三个主要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十一五末达到65个,实现亿吨吞吐能力港口群的目标。

1、防城港。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新增吞吐能力3300万吨。到2010年,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9个,吞吐能力达到4800万吨。

2、钦州港。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新增吞吐能力2300万吨。到2010年,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3个,吞吐能力达到3200万吨。

3、北海港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新增吞吐能力1100万吨。到2010年,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13个,吞吐能力达到2100万吨。

(三)内河航运

加强航道建设,结合航电综合开发,实现右江、红水河、柳黔江三条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全线贯通。完成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工程,实现2000吨级船舶从贵港直航广州;加快右江渠化进程;改善主要支流航道通航条件,启动绣江、贺江复航工程新增级航道291公里级航道420公里。到2010年,通航里程为5591公里级航道里程达到291公里级航道里程达到700公里。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通过能力十一五期间,内河港口新增吞吐能力3000万吨,十一五末全区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100万吨。

(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交通的乡镇通油路、通达工程、通村油路、便民码头、渡改桥和客圩渡船更新改造工程。到十一五末,实现100%乡镇通油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5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十一五期间,建设便民码头780座,更新改造老旧渡船93325016客位,新建标准化渡船92035110客位。

 

二、运输服务

(一)公路运输

以高速公路网为骨架,以国、省道以及县乡公路为网络,完善公路旅客运输系统,到2010年,客运班线达到6000条左右,其中跨省1500条、跨市1450条。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公路客运,到2010年,全区农村客运班线新增300,总计达到1700条,通公路的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0%。到2010年,开通国际公路运输线路30,2005年增加18条。加强桂港澳运输合作,开通直通公路运输线路20,2005年增加17条。

(二)水路运输

内河重点发展西江航运干线集装箱、散装水泥、煤炭及液货危险品等专业化运输,沿海重点发展集装箱、煤炭、铁矿石、原油等专业化运输。力争西江干线内河运输向江海直达运输方向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沿海运输航线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延伸。煤炭、散装水泥、集装箱等专业化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实现港口装卸、船闸运行与船舶运输需求相协调,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水路运输运量大、能耗低、占地少的资源节约型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实现水运市场安全、有序、高效运转。

 

三、运输装备

(一)公路

2010年,全区营运客车达到46000,其中出租车18000,从事班车、包车、旅游客运的大中型客车总量达21000辆,大中型客车中高级客车所占比重达到15%以上,中级客车所占比重达到40%以上。营运货车达到150000辆,总吨位达到65万吨左右,其中重型货车、专用车、厢式货车比例分别达到12%8%10%以上,集装箱运输车辆达到2000辆以上。基本形成运力结构合理,专业运输功能齐全,满足社会各层次运输需求的运力体系。重点优化运力结构,初步建立大、中、小型车辆比例配置合理,厢式货车、专用车辆、集装箱车辆、多轴重型货车等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各个层次运输需求的装备体系。

(二)水路

2010年,全区水路运力达到324万载重吨,其中内河270万载重吨,沿海54万载重吨。十一五新增运力120万载重吨,其中内河新增86万载重吨,沿海新增34万载重吨。运输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其中内河运输船舶平均载重吨从315/艘发展到400/艘,专业化率提高到30%以上,沿海运输船舶专业化率提高到50%以上。内河重点发展西江航运干线标准化、系列化、大型化、专业化货运船舶,鼓励发展江海直达型货运船舶,初步形成标准化、系列化和专业化的煤炭、散装水泥、集装箱、液货危险品运输装备体系。沿海重点发展大型散货船和集装箱船。

 

四、养护管理

(一)公路

专业管养公路国省干线好路率达到85%以上、差路率控制在0.2%以下,全部路线好路率达到79%以上、差路率控制在0.3%以下。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MQI)达到90以上;完成桂林至柳州段路面改造,逐步对柳州至南宁段进行路面维修改造,保持良好路况;逐步完善服务区建设。地方公路县道重保路线好路率力争达到80%以上、差路率控制在2.5%以下,一般县道好路率力争达到62%以上、差路率控制在5%以下,乡道晴雨通车率达100%、差路率控制在10%以下,消灭特差路。力争专业管养公路桥梁承载力全部达到公路-Ⅱ级以上,到十一五末消灭已发现的危桥。力争将全区8条国道和部分重点省道创建为文明样板路。

(二)航道

主要航道的年通航保证率、标志、标灯维护正常率分别达到95%、99.8%和99.5%以上,实现标灯发光电器化,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梧州航段的水上助航标志实现无线遥测监控及管理信息化。建立以自治区级航道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为主,职能明确、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航道养护管理新体制;加强干线航道的养护工作,养护技术取得明显进步,养护质量明显提高;健全航道法规体系,航道管理与保护工作明显加强;加快创建漓江(桂林至阳朔)和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桂平)国家级文明样板航道的步伐,创建活动取得积极进展。

 

五、科教和人才

(一)交通科技

积极开展有关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公路水路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及养护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强运输管理和交通安全技术研发,重点开展高等级公路、桥梁隧道建设、养护管理关键技术,以及水运工程建设和航道养护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率和转化率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交通发展的贡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10%。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建交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性工程。

(二)人才

加强交通队伍的教育培训,培训规模比十五提高10%,培养35名交通科技领军人才、1015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依托广西交通职业院校建立23个人才专业实训基地,为交通行业输送技能紧缺人才5000人。

 

六、法制建设

争取完成《广西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广西航道管理条件》的修订,将《广西交通规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争取出台《广西港口管理条例》、《广西船闸(升船机)管理办法》、《广西旅游汽车客运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对全区在岗的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完成一遍轮训;全区交通行政执法错案率控制在1%以下。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对交通行业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七、体制改革

完成直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构建精简高效、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的新型公路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公路养护工作向专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一港一政和港航(运)管理体制一体化。整合教育资源,推进交通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建立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制。努力构建投资、建设、经营、管理一体化,责、权、利紧密结合的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新体制。

 

八、内部审计

十一五期间,每年至少安排12项审计调查任务、12项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厅直属二层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达到100%

 

九、信息化发展

以交通电子政务建设为龙头,以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为重点,以政务公开和信息服务为切入点,逐步建立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交通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即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内网);部级和省、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连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交通公众信息服务网(外网);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一库),提高各级交通行政部门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进一步完善办公业务网和交通政府网站,争取接入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与交通部联通。各级交通行政主管单位和部门,逐步建立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和公众信息服务网站,实现交通系统纵向和横向联网。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引导和促进交通运输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转变,构筑交通信息服务产业化的框架。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区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十二五和更长时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十一五的发展基础上,从2010年到2020年,仍是抓住机遇,保持交通快速乃至适当超前的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初步展望:立足于本世纪中叶或更早些公路水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朝着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运营智能化、安全与环境最优化的目标迈进,把广西建成为中国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

——公路。规划的广西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实现县与县之间二级公路联网,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和通沥青(水泥)路面,公路总里程达到120000公里,公路密度超过50公里/百平方公里。

——沿海港口。形成北部湾港口一体化经营机制,基本建成功能清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北部湾沿海大型组合港。

——内河航运。形成以西江航运干线和三条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为主骨架、干支畅通、江海直达、设施较为完善的内河航道网。

——运输站场。形成并完善区域性大交通运输系统,道路运输站场与其他运输方式站场的衔接合理、高效,跨国物流网络系统和综合运输系统形成并运营,行业发展达到国内中上水平和西部领先水平。

 

第三节  发展重点

一、基础设施建设

(一)继续配合国家实施国道主干线、西部通道建设,结合国家及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快建设区内重要经济干线,基本形成全区高速公路主骨架。抓紧完成南宁至百色通向云南,桂林至梧州、兴业至梧州、贺州至灵峰通往广东,桂林至全州通往湖南等一批出省高速公路续建项目,新开工建设阳朔至鹿寨等一批高速公路。

(二)实施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主的路网改造工程,构建纵横交错、环路迂回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实施地级行政中心与辖县之间、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县与县之间以及联结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的中心乡镇的二级公路连线。改善重要旅游点、重要工业区的交通状况。

(三)加快北部湾经济区交通体系建设。整合沿海防城、钦州、北海三港资源,加快构筑和完善出海通道建设,将沿海港口建设成为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的大型组合港口群,全力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广西作为西南出海通道和中国-东盟国际通道的龙头作用。重点抓好大能力专用泊位、集装箱泊位以及深水航道建设,使沿海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装卸设备技术水平;完善港口与铁路、公路联合运输系统,提高竞争能力;适应临海大型工业发展的要求,满足临港工业对海洋运输的需要。

——防城港按照国家主要港口的要求,加快深水航道以及大型专业化泊位建设,重点建设20万吨级码头、15万吨级航道、13235万吨级以上泊位,适应临海工业布局的东湾10万吨级进港航道。

——钦州港按照服务大型临港工业综合性港口的要求,重点建设钦州港10万吨级航道、钦州港三期、四期工程等。

——北海港为适应建设商贸旅游城市要求,石步岭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专用泊位及大型客运泊位,逐步将散货作业转移至铁山港区,满足临海工业区及大宗散杂货的运输需要。主要建设项目为北海国际客运码头二期工程、石步岭港区59号泊位、5万吨级航道、铁山港区5万吨级航道。

(四)按照《交通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和右江航电结合梯级渠化的协议》的要求,重点抓好西江扩能、右江航电结合梯级渠化的建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内河主要港口的建设。

——航道,重点建设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航道工程、桂平航运枢纽3000吨级二线船闸、长洲水利枢纽1号船闸扩能工程;建设那吉、老口、鱼梁枢纽工程;建设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通道工程、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航道工程

——港口,重点建设贵港港罗泊湾作业区二、三期工程和猫儿山散货作业区三期工程、南宁港六景作业区一期、二期工程和良庆三升滩作业区、以及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工程等内河主要港口和百色、柳州、来宾等地区重要港口。

(五)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006年开始配合南宁市的有关部门在武鸣县和原邕宁县范围内作为试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建设。

——公路:重点解决目前尚未通沥青(水泥)路的乡镇,特别是在2007年底前解决全区61个少数民族乡通沥青(水泥)路的问题;争取实现所有的建制村通公路;加快农村客运站以及便民候车亭的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县50户以上的自然屯道路硬化。

——水运:重点解决安全隐患突出,客流量大,渡运比较繁忙的渡口码头,以及有学生集中上学的渡口,有条件适合建桥的渡口,尽量采取渡改桥方案,加快乡镇客圩渡船更新改造步伐。

(六)重点建设南宁、柳州两个公路主枢纽和桂林、梧州、北海及沿海三市等新规划的公路运输枢纽,继续完备其他地级市城市公路运输站场系统及各县的二级汽车客、货运站。统筹乡镇客运站建设,实现50%乡镇的汽车客运站建成投产,在主要村屯建设一批农村客运班线运输便民候车亭点。抓好凭祥、东兴、水口、龙邦四个国家一类口岸联检、客货运停车场、物流中心及口岸交通运输管理设施的建设。开放东兴市里火口岸,实现机动车辆通关。

 

二、信息化发展

   (一)继续加强交通电子政务三网一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公业务网和交通政府网站,争取接入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与交通部联通。

   (二)建设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广西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广西航务管理信息系统、广西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广西公路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广西航运枢纽管理信息系统、广西勘察设计、教学、科研等管理信息系统等。    

    (三)建立公路运输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平台。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货运管理系统、货物配载系统、货物跟踪技术与设备、特种货物运输跟踪管理系统等;加快公路运输企业共用调度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形成高效的干线货物运输系统网络。

   (四)建立沿海水路货运物流信息系统。以国际货运信息系统为突破口,运用和推广EDI技术,形成我区沿海水路货运信息网络,逐步与国际航运电子商务接轨。

 


第四章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土地需求

一、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十一五规划期内,要完成上述目标,预计共需投入资金约1078亿元。其中公路建设904亿元,沿海港口建设112亿元,内河航运建设59亿元,科研教育及信息化建设3亿元。所需资金拟申请国家补助180亿元,自治区、地方或企业自筹298亿元,贷款533亿元,利用外资67亿元。

(一)公路建设。总计约904亿元。

1、高速公路546亿元。其中国道主干线项目73亿元,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项目134亿元,其他干线公路项目339亿元。申请国家补助70亿元,项目业主自筹或其他方式筹集121亿元,贷款290亿元,利用外资65亿元。

2、路网建设194亿元。申请国家补助7亿元,自治区本级安排和项目业主自筹56亿元,贷款131亿元。

3、农村公路149亿元。申请国家补助77亿元,自治区本级安排及地方自筹72亿元。

4、运输站场15亿元。申请国家补助3亿元,自治区本级安排4亿元,地方、企事业单位自筹8亿元。

(二)沿海港口。总计约112亿元,拟申请国家补助6亿元,自治区本级安排及企业自筹、贷款106亿元。

(三)内河航运。总计约59亿元,拟申请国家补助17亿元,自治区本级安排及企业自筹、贷款等共40亿元,利用外资2亿元。

(四)科研教育及信息化建设。总计约3亿元,拟由自治区本级安排7000万元,其余资金由企事业单位自筹或银行贷款解决。

二、土地需求

十一五期预计共需征用建设用地约70300公顷。其中公路项目65900公顷,包括高速公路19550公顷、路网建设14000公顷、农村公路建设32000公顷、公路运输站场350公顷;水运项目4400公顷,包括沿海港口1200公顷、内河航运3200公顷。

 


第五章  综合评价

从实施效果、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综合评价框图

 

第一节  实施效果评价

从公路网、水运规划两个方面,通过技术和经济论证对规划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一)公路网规划技术评价

根据我区公路网规划方案,从公路网连通度、公路网密度、公路网技术等级、干线道路率、区域网值等五个方面对公路网技术状况进行评价。

1、公路网连通度

通过考察网络交通节点的连通情况,从路网布局方面反映公路网的结构特点,确定规划区域内各节点间依靠公路交通相互连通度,计算式为:

 

式中:C——规划区域内公路网连通度;

L——区域内的公路网总里程,KM

A——规划区域面积,KM2

N——规划区域应连通的节点数;

ξ——非直线系数(取ξ1.2)。

计算结果见下表:

公路网连通度计算成果表

 

2005

2010

2020

乡镇连通度

4.15

5.76

8.03

行政村连通度

1.26

1.74

2.43

二级以上公路连通度

0.47

1.06

1.67

从上表看出,到十一五末,全区的公路网连通度将有较大程度改善,特别是二级以上公路的连通度明显增长。

2、公路网密度

我区公路网密度现状为26.2公里/百平方公里,据测算,十一五末将达到33.8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长29%

3、公路网技术等级

公路网技术等级按下式计算:

公路网技术等级=∑(公路里程×公路等级)/∑公路里程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技术等级按以下标准取值: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取1,二级公路取2,三级公路取3,四级公路取4。计算结果见下表:

公路网技术等级表

 

2005

2010

2020

公路网总里程(公里)

62003

80000

120000

公路网技术等级

2.8

3.2

2.9

从上表可以看出,到十一五末,我区公路网技术等级为3.2,较现状条件下的技术等级低。主要原因是十一五期将大力建设农村公路,低等级公路建设比重将较大增加。这与我区公路建设实际是相稳合的。因此,加大农村公路网建设力度,提高公路等级,将是全区十一五至远景公路规划的重点,这也是我区公路网技术等级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4、干线道路率

干线道路率为二级及以上道路占全部道路长度的比率。

干线道路率计算结果表

 

2005

2010

2020

干线道路里程(km

8254

15617

24996

干线道路率(%

13.3

19.52

20.83

从上表可以看出,十一五末二级以上干线道路率将提高6.2%

5、区域网值

区域网值是综合反映一定区域内路网发展均衡程度的关键指标,其值低于5.0一般认为干线道路不足。其计算式为:

 

式中:W——区域网值;

L——围成区域的干线道路长度,KM

P——围成区域内人口,千人;

A——围成区域的面积,1000KM2

计算结果见下表:

区域网值计算结果表

 

干线道路里程

区域网值

2005

8254

2.14

2010

15617

4.55

2020

24996

6.92

从上表可以看出,到十一五末,道路区域网值将从现状的2.14提高到4.55,表明路网结构日趋合理。

(二)水路规划技术评价

1、港口吞吐能力

十一五末全区港口吞吐能力如下表:

港口吞吐能力表

   

2005

2010

年平均增长率(%)

沿海港口

 

 

 

 

 

万吨以上码头数量(个)

26

65

20.13

沿海港口吞吐能力(万吨)

3456

10000

23.67

内河航运

 

 

 

 

 

全区港口吞吐能力(万吨)

3264

6180

13.62

从上表可以看出,十一五我区港口吞吐能力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特别是沿海港口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0%。

2、干线航道率

干线航道率为级以上航道占总航道里程的比例。到十一五末,全区级以上航道里程将达到991公里,干线航道率为17.7%

 

第二节  社会效益评价

一、将有力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

我区处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体系当中,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与周边出口通道的大力建设,连接区域的公路水路通道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会使得我区与各区域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我区公路水路交通的规划建设不仅能够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同时也将有助于提升我区交通在促进区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将有力地促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得到相应的改善后,城镇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其城镇体系发展轴也将得到干线公路网和水路主枢纽的支撑,这将进一步改善全区的用地和产业布局,促进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将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协调发展

公路水路建设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将形成若干与周边地区方便、快速的联系通道,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加速沿线产业带的形成,推动旅游业、物流业、服务业以及其它新型产业的发展。

四、将极大地改善广大群众的出行条件

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减少物资消耗和旅客在途时间,减少交通事故,促进运输装备、运输结构和出行观念的变化。干线公路、城乡公路网、水路主枢纽、港口、码头、航道的建成,将有力提高整个公路水路交通网络的整体服务水平。

五、将极大地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

公路水路交通的规划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更多的区外资金、资源、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性发展评价

一、评价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综合发展的原则,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评价、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评价和可持续性发展协调能力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可持续性发展水平评价:评价公路水路交通系统及其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的发展程度;

二是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评价:评价公路水路交通系统本身及其影响因素对系统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能力;

三是可持续性发展协调能力评价:评价公路水路交通系统与其发展影响因素(系统)之间关系配合的协调程度。

规划主要针对十一五建设提出评价,对2020年远景评价仅提出期望值。

 

二、评价结果

(一)规划网络可持续性发展水平评价

公路水路网路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评价从总里程、密度、区域网值、公路网连通度、干线道路率、公路平均技术等级、公路网可达性、弹性系数、运输强度、平均速度等几个方面来评价,评价结果见下表:


公路水路交通可持续性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表

评价指标

单位

2005

2010

2020

公路网总里程

km

62003

80000

120000

航道网总里程

km

5591.2

5600

5600

公路网密度

km/百平方公里

26.2

338

50.71

水运网密度

km/百平方公里

2.37

2.37

2.37

公路区域网值

--

2.14

4.55

6.92

水运区域网值

--

0.17

0.17

0.17

公路网连通度

通乡镇

--

4.15

5.76

8.03

通行政村

--

1.26

1.74

2.43

二级以上公路

--

0.467

1.060

1.674

公路平均技术等级

--

2.8

3.2

2.9

干线道路率

--

13.3

18.41

20.83

公路运输弹性系数

客运

--

0.79

1.14

1.33

货运

0.95

0.89

0.86

水路运输弹性系数

客运

--

0.04

-0.46

-0.52

货运

6.52

0.84

0.81

公路运

输强度

客运

--

14.83

10.76

6.39

货运

8.84

6.89

5.63

水路运

输强度

客运

--

0.29

0.16

0.09

货运

1.01

0.69

0.39

平均车速

km/h

32.84

50.62

64.86

平均航速

km/h

12.6

15.8

18.6

公路平

均运距

客运

km

90.65

105.58

116.31

货运

89.84

91.68

63.92

水路平

均运距

客运

km

28.92

46.14

64.15

货运

429.20

684.08

1042.30

交通事故率

/万车

13.28

8.35

5.64

服务水平

公路

--

较差

较好

良好

水路

较差

较好

良好

固定资产

投资

公路

亿元

530

1173.8

待规划

水路

38

149.91

待规划

 

 

 

 

 

 

 

 

 

 

 

 

 

 

 

从对规划网络可持续性发展水平评价的状况看,基本符合全区的发展状况,也适应公路水路交通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公路方面,尽管公路平均技术等级水平相对现状略低,但二级、三级道路所占到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它指标如运输强度、平均运距、交通事故率、服务水平等都有相应的改善。水路方面,航道、港口有较大发展,水运运距、运输强度、服务水平等指标都得到相应的改善。总体评价,我区公路水路交通具备较高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二)规划网络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评价

公路水路交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评价从对GDP贡献率、车辆船舶保有量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下表:

公路水路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评价结果表

评价指标

单位

2005

2010

2020

GDP

贡献率

公路

2.0

3.0

3.5

水路

0.4

0.5

0.6

民有汽车拥有量年递增率

8.24

5.68

3.17

船舶拥有量年递增率

-0.34

0.26

0.85

建设投资占GDP比重

公路

3.98

4.88

5.20

水路

0.28

0.72

0.83

交通发展均衡度

--

3.15

3.98

4.68

交通安全控制能力

--

0.78

0.88

0.95

交通科技进步率

48

69

80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

0.31

0.42

0.50

交通用地面积所占比重

0.89

1.05

1.12

交通生态保护能力

--

0.91

0.96

0.98

专门人才比例

公路

%

28

45

62

水路

23

40

57

科学决策能力

--

0.854

0.915

0.954

交通法规保障能力

--

0.845

0.908

0.948

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

--

0.867

0.925

0.967

 

 

 

 

 

 

 

 

 

 

 

 

 

从上表对公路水路交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评价的结果显示,各项评价指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交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较强。

(三)规划网络可持续性发展协调能力评价

公路水路交通规划可持续性发展协调能力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表:

公路水路可持续性发展协调能力评价结果表

评价指标

单位

现状

十一五

2020年远景

与其它运输方式协调程度

--

0.867

0.924

0.956

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

0.824

0.887

0.935

与环境资源协调程度

--

0.984

0.995

0.998

从上表对交通可持续性发展协调能力的评价结果显示,随着规划的实施,公路水路交通可持续性发展协调能力将不断增强。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筹融资体制;加强规费征收管理,确保收入预算完成;积极研究新的筹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筹集交通建设资金;继续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基本方针,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一般税收中适度增加公路建设预算;盘活公路存量资产,加快存量资产变现速度;积极引导非公有制资本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扩大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资金投资公路建设规模;继续推广十五期间融资经验,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的公路融资方式,如BOTTOT项目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股票,合资、合作建设公路等;采取多渠道加大对内河航道建设的投入,继续走航电结合,以电养航的路子。

二、加快交通体制改革

深化交通体制改革,消除影响交通的发展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进一步深化交通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区交通重点工程领域建设体制的改革创新,加强对二级及以下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和管理;坚持建管养并重,加快公路管养体制、运政体制改革进程;积极探索建立交通综合执法体制以及与周边省区和国家更紧密、更开放的交通运输合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不断提高交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集成转化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

三、加强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交通依法行政,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落实岗位职责,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交通法制工作机构和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做好业务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和情况交流工作,努力营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交通法制工作队伍;加大交通法制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法制工作的科技含量。

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深化交通科技体制改革,保证科技投入,完善交通科技人才管理,提高交通科研管理水平,加强国际交通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力度。结合交通行业特点出台相应政策,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努力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大力推广应用高技术、新型材料、先进工艺,不断提高原创性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区公路水路交通在总量、结构、质量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党政领导队伍建设,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逐步建立完善各层次的后备干部库,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交通公务员队伍;积极构筑广西交通人才高地,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交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推行聘用制为重点,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更好地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和有效地使用人才;加大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力度,不断完善交通人才分市场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交通人才工作协调机制。

六、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

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处理好交通发展的规模、速度与效率、交通建设与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好城乡交通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以及交通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完善监管体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努力实现交通和谐、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廉政与行业文明建设

加快建立有交通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作为源头治理的重点,进一步规范易产生腐败的招投标、工程分包、物资采购、资金划拨、工程变更等重要环节;不断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廉政、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贯彻落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继续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学建创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行业文明创建活动。

八、加快建立交通应急救援系统

建立健全快速反应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各类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形成反应快速、调度高效、职责明确的交通应急救援组织;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逐步建立一支能够应对重大事故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Tags:

作者:佚名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新闻好,就请您
      100%(4)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新闻差,就请您
      0%(0)

Copyright © 2010-2012  GXHCGLJ.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河池公路管理局 版权所有
地址: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路5号   值班电话:(0778)2550111 传真:(0778) 2553886
主办单位:河池公路管理局    信产部ICP备案:桂ICP备11000109 号    网警备案号:45270102000093